广州非遗知识产权登记与交易平台重磅首发!
中心快讯
来源:原仓文化 2018-12-03

近年来,中国的文化元素不断崛起,不久前,红旗和李宁联合的系列潮牌刷屏,感受了一波中国制造的“国产大马力”,而故宫为首的现象级文化周边市场也越来越火爆。


作为岭南文化的重要载体,广州非遗的衍生品创作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广州非遗IP化的路径大有可为。


1.jpg


11月30日,2018广州文交会暨第23届秋季广州艺博会开幕, “走进永庆坊,留下城市的记忆——广州非遗展”是其中一大亮点,超30位非遗大师到场展示各类艺术品并现场秀手艺,凸显广州非遗的魅力。


2.jpg


12月2日,在展览的第三天,原仓文化与广州非遗中心合作打造的全国首家非遗知识产权登记与交易平台在广州非遗展上重磅首发!


3.jpg

原仓(广州)文化科技有限公司的联合创始人施冬燕上台进行广州非遗知识产权IP平台发布。


4.jpg


广州非遗知识产权登记与交易平台的发布,意味着广州成为首个由政府主导,将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进行版权保护与交易模式创新的城市,使非遗真正能够通过清晰的知识产权运营路径,进入成熟的商业市场,走进大众。


5.jpg

据介绍,该平台提供以非遗IP“快速版权保护—授权—维权”为核心的完整闭环版权服务,是集非遗IP的产品开发体系、品牌打造、传播推广服务于一体。


平台可实现线上非遗作品的三分钟备案、一键实现交易、展示非遗知识产权交易成果(包括但不限于非遗课堂、非遗文旅活动、非遗衍生品),是广州非遗在非遗IP挖掘、培育与发展领域的新探索。


6.jpg

▲非遗版权保护:3分钟完成版权登记,24小时生成知识产权数字备案证书。


7.jpg

▲非遗IP一键交易:完成数字版权保护产品会同步到交易平台,非遗创作的版权授权直接在线上实现一键交易,交易与孵化完全去中心化,实现点对点的链接。


8.jpg

此外,现场还开展了“共生:“非遗+”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的主题论坛活动。原仓联合创始人施冬燕在对话上发言表示,“广州非遗是文化产业IP的一大资源库,互联网技术可以为非遗创造一个很大的舞台,但非遗IP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产权保护。因此,我们希望通过给非遗IP做好确权,让更多人了解非遗的同时,整合供应链,让非遗IP进入交易平台,实现其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


原仓×非遗


线上:广州非遗知识产权IP平台

yuancangipr.com


9.jpg


国内首家经政府主管部门批准,具有原创作品数字备案确权服务的知识产权保护专业服务开放式公共平台。2016年11月正式上线,目前累计备案作品已有数十万件,涵盖原创设计的多个领域,包括平面设计、工业/产品设计、服装设计、面料设计、动漫设计,以及视频作品、文字作品、音乐作品。此次跨界非遗IP合作,完成数万份非遗作品备案,上百位非遗传承人入驻平台。


线上:版权交易平台移动端(yc1710.com)


10.jpg

2016年12月上线,基于数字化版权保护,面向全球提供原创版权交易,一键链接品牌商与原创者,让原创者安全、快捷、高效地实现知识产权商业化。


广州非遗知识产权IP平台在线非遗衍生品在线交易,实现了从版权保护到交易的完整链条。


线下 : 原仓生活馆


场景化体验式的原创设计生活馆,已拥有全国130+家门店,10000+文创产品进驻。


11.jpg


原仓将联合广州非遗中心在非遗线下的交易与展示方面展开更为紧密的合作。通过线上备案实现在线版权登记跟踪系统,通过DRC,非遗创作者能简单快捷地完成原创作品的数字备案,实现作品的知识产权保护,随时随地管理已备案的作品,并可快速查验其他在DRC上已备案作品的版权归属和权利变更情况,同时一键同步到交易平台,实现版权交易,全程溯源交易终端渠道,动态更新版权备案数量与交易数量。


12.jpg


广州非遗展


今天,肥仓也来到了广州文交会广州非遗展的现场,“广州非遗”特展与专区面积大约800平米,以永庆坊街区结合岭南建筑元素营造空间场景。


13.jpg


展览共有五大功能区:广州记忆展演和对话区、广作与美好生活展区、广式生活智慧养生文化展区、非遗+文化新业态交流区和贵州非遗展


14.jpg

15.jpg

16.jpg


整个展区突出“见人见物见生活”,“融入现代生活、弘扬当代价值”的非遗保护理念,让现场的观众感受到广州非遗文化的魅力。

原仓官方微信公众号
更多最新资讯,欢迎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原仓官方微信